今日经文:

可12:1-12

12:1 耶稣就用比喻对他们说:「有人栽了一个葡萄园,周围圈上篱笆,挖了一个压酒池,盖了一座楼,租给园户,就往外国去了。
12:2 到了时候,打发一个仆人到园户那里,要从园户收葡萄园的果子。
12:3 园户拿住他,打了他,叫他空手回去。
12:4 再打发一个仆人到他们那里。他们打伤他的头,并且凌辱他。
12:5 又打发一个仆人去,他们就杀了他。后又打发好些仆人去,有被他们打的,有被他们杀的。
12:6 园主还有一位是他的爱子,末后又打发他去,意思说:『他们必尊敬我的儿子。』
12:7 不料,那些园户彼此说:『这是承受产业的。来吧,我们杀他,产业就归我们了!』
12:8 于是拿住他,杀了他,把他丢在园外。
12:9 这样,葡萄园的主人要怎么办呢?他要来除灭那些园户,将葡萄园转给别人。
12:10 经上写着说: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
12:11 这是主所做的,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
12:12 他们看出这比喻是指着他们说的,就想要捉拿他,只是惧怕百姓,于是离开他走了。

思考问题:

通过今天的信息,请分享:

1.从神、人、我三方面分享心得。(神的属性/作为/旨意/应许/警告;人的属性/作为/榜样/教训;自己的内省/见证/成长目标等)
2.具体信息的思考:

A. 园主打发仆人向园户收葡萄园的果子。那么神向我们收果子幺?我们该如何向上帝交出我们的果子?

B. 如何看待我们个人所拥有的的一切与上帝之间的关系?我们当如何善用神所托付给我们的一切?

注:

灵修内容:

葡萄园的比喻犹如一盏明灯、一面镜子,显明以色列的败坏,因为他们的心已完全远离神,陷入属灵的黑暗中。这世界、这百姓都是耶稣的产业,耶路撒冷的宗教人士却要自己掌权,自己作王。固然耶稣的比喻是要指出祂子民的不义,却也要显明祂的心是何等沉痛!祂知道自己的产业被夺取,祂知道这些杀害祂的人要付出代价,然而,祂却依然为他们付上生命的赎价。

约翰福音一章10~11节:「祂在世界,世界也是藉着祂造的,世界却不认识祂。祂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这正是葡萄园比喻的最佳诠释。葡萄园是耶稣的产业,是耶稣自己的地方,神把这样美好的产业交托给所拣选的以色列百姓暂时管理,主权仍然在神。但是,受托的园户竟然想要并吞产业,自己作葡萄园的主人,他们在恶心的驱使下,竟然杀了主人的儿子。面对这样败坏的园户,主人的审判将要临到,这些园户要被除灭,美好的产业也要转给别人(也就是外邦人)。

在这个比喻中,园户最大的问题,在于想要自己作王,不肯承认神的主权。以色列的祭司长、文士和长老,在神的心意中,具有何等崇高的位分,神将自己的百姓托付给他们,赋予他们属灵的权柄,让他们带领百姓进入神的真理与丰盛的产业之中。但是,这些神所拣选的人,却亏负了神的心意、神的计划,他们要自己作王掌权。
这些人听见了比喻,如何回应?他们听懂了,也明白了,知道这比喻是指着他们说的,但是仍然刚硬着心,不肯认错、不肯悔改,甚至还想要捉拿耶稣。所以他们虽然离开耶稣,但却是暂时的,因为他们想要找到更合适的机会除灭祂。

这个比喻虽然是指向耶路撒冷的宗教人士,但是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借镜。我们都是耶稣的产业,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神所赐的,也都要归给神。但愿我们常常警醒,不将原本属于神的,窃取据为己有。让我们常常提醒自己,一切产业都属乎神,愿我们都成为祂忠心良善的好管家。

回应
主耶稣,我们都是祢的产业,我们在世上所拥有的一切,都属乎祢。愿我们常常感恩、常常儆醒,将一切荣耀、权柄都归给祢。

祷读
马可福音十二章10~11节
经上写着说:『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这是主所作的,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

QT经文
马可福音十二章1~12节

·END·

意见反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