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更新》
 
于我个人而言,这是一本最不像灵修书籍,却是讓我得着最多的一本书。之所以对这本书有如此高的评价,是因为这本书著實写出了我的心路歷程,並讓我對過去有許多的反思。
 
 
善用时间
 
我信主時已35歲,實為有些遲了。不過這不怪主,只因我自己太過頑梗、悖逆和心硬。看到那些年輕就把自己獻給主,又被主使用的人,我不知道有多羨慕呢。為此,我如今更看时间为神的恩典,每天珍惜時間,小心的运用。
 
主對我有託付,那是我的使命。我定意将时间分配在自己的使命上,时间的安排要切合自己的使命与呼召。我常常歎息自己的時間有限,又歎息自己枉費了幾十年的時間沒有在主裡。如今體力、精力、記憶力還有活力,都不如從前了。年輕時最好的那段時間已經被我揮霍,我需要比年輕人更加妥善安排自己的时间。
 
如今發現,跟隨耶穌之前,我應該是跟隨尼采的人。其實,在我看來尼采的觀點並無特別之處。他的超人哲學不過是一個哲學家將普通人心裡的真實想法上升到形而上的層面罷了。我話很多時間在彌補自己的弱點上,試圖彌補自己的短板,讓自己更加『完美』。然而,最終帶來的除了沮喪以外,還有對自己的不斷否定。因為我總發現自己幹什麼都不行。
 
我轉而去努力讓自己變得圓滑和世故一些。這樣可以讓我在上司和眾人面前多得些誇獎和好處。但卻發現自己越來越一事無成。時間在一點一點流失,我自己卻將人生浪費在嘩眾取寵上,愈來愈加不知道自己在努力追求什麼。好似自己的人生完全是為別人活的。這點作者在書中也指出來,原來我的時間都花在了討人開心上,卻沒有投入到自己的呼召上。因為那時候我壓根沒有呼召啊。
 
我讀研究生時,有一門必修課叫做《企業管理模型》。裡面有許多理論模型,類似於PESTL模型,金牛瘦狗模型等;其中有一個非常簡單,但卻非常實用的模型,是個四象限模型。因為它太簡單、太實用,我已經記不得它本來的名字是什麼。只是記得我可以把所有的事情分成重要緊急、重要不緊急、不重要緊急和不緊急不重要四種類型。我聽了之後,如獲至寶一般。開始思想每件事情屬於哪個類型,要努力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在重要緊急的事上,重要但不緊急的應當提早做計劃。
 
只是如今我卻仍然不得不歎息,我的時間依然白白流走了。因為我原來看為重要的,如今卻甚為輕視。由此看來我學的了知識,卻不能讓我真正分辨什麼重要,什麼不重要。所以我過去的人生依然就這樣揮霍掉了。我以為只要把時間放在重要緊急的,和雖然不緊急,但一定重要的事情,人生必然有所成就。所以,什麼關乎靈魂的事,這並不重要。陪伴家人,這也不重要。休息?!不如有所成就之後再說。等人活到最後,反正都要進到墳墓,不是有的是時間休息麼。這是我那時的想法。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時候,赫然瞎了一跳。作者竟然把我的過往都寫出來了,世間怎會有這樣的事。我的人生就這樣溜走了,我的身體垮了,我的第一段婚姻崩盤了。我也隨之崩潰了。
 
正如作者所說,若我們分不清人生的重點。短期內都看不出什麼,但長期必然出現大問題。若沒有神,短期沒什麼,長期下去人生就會虛度。若不陪伴家人,短期沒什麼,長此以往就會關係疏遠,很難再挽回。生命若沒有足夠的休息與安息,任意揮霍自己的身體,短期沒什麼,長期就會失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