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经文:
路2:41-52 2:41 每年到逾越节,他父母就上耶路撒冷去。 |
思考问题:
通过今天的信息,请分享: 1.从神、人、我三方面分享心得。(神的属性/作为/旨意/应许/警告;人的属性/作为/榜样/教训;自己的内省/见证/成长目标等) A. 约瑟和玛利亚在圣殿里找了耶稣三天,加上他们在路上往返的时间,总共至少五天时间;这五天,年幼的耶稣在圣殿里做什么?带给我们怎样的属灵启示? B. 主耶稣说「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么?」耶稣为什么会这么说?我们当以什么作为我们人生的优先次序呢?为什么? |
注:




灵修内容:
耶稣不见了,马利亚很忧伤,这就如同西面的预言─「马利亚的心要被刀刺透」应验了一样,但这预言的第一次应验,与其后马利亚见到儿子被钉十字架时心中的痛苦相比,实在是轻微得多了。约瑟与马利亚回到圣殿中,看见耶稣超龄的反应觉得希奇,更对耶稣的回话满腹疑惑,然而马利亚心中反覆思想耶稣所说的话(参51节)。身为耶稣的跟随者,我们也应当昼夜思想神的话,不见得当下就能明白,但是存记在心,并且反覆思想,圣灵就会引导我们越来越明白神所说的话。 耶稣的回应的确超乎常理,我们身处于重视家庭伦理的华人社会,更是不禁怀疑圣经是否不看重家庭伦常。但如果仔细思想耶稣的回话,祂并非对父母尊长不敬,而是显示出年少的耶稣已经认识到祂与神的关系,祂对神的责任,以及祂对这责任的回应。所以耶稣的回应有更好的翻译是「我应当在我父的家里」。此外,耶稣会留在圣殿,是因为圣殿不单是敬拜,也是教导真理的最佳场所。虽然祂只有十二岁,但耶稣对神的道是充满渴慕,并热切追求的,因此这时刻祂认真地与宗教教师们讨论学习神的话语,热切地寻求、理解真理。我们若要成为主的门徒,也应当认真装备自己,学习神的道,这是我们事奉的基础,因为我们蒙召也就是要向这世代,宣扬天国的福音和神的道。我们实在需要像耶稣这种渴慕学习真理的心志。 当然耶稣并非此时就要出来事奉,祂必须等待先锋出现做好预备,才会轮到祂这个真正的主角登上服事的舞台。所以祂仍然同父母回家去,并且顺从他们。这也提醒我们,耶稣深知神工作的时间表,即便祂越来越确定神的呼召,但却不急躁盲目地行动,反而以睿智的反应与见识,表现出在冷静中等候的沈稳性格。我们在事奉的过程中,也应当倾听神的声音,寻求神的带领,唯有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神的名才会得着荣耀。 回应 祷读 QT经文 |
·END·



意见反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