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经文:

路5:12-26

5:12 有一回,耶稣在一个城里,有人满身长了大痲疯,看见他,就俯伏在地,求他说:「主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
5:13 耶稣伸手摸他,说:「我肯,你洁净了吧!」大痲疯立刻就离了他的身。
5:14 耶稣嘱咐他:「你切不可告诉人,只要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又要为你得了洁净,照摩西所吩咐的献上礼物,对众人作证据。」
5:15 但耶稣的名声越发传扬出去。有极多的人聚集来听道,也指望医治他们的病。
5:16 耶稣却退到旷野去祷告。
5:17 有一天,耶稣教训人,有法利赛人和教法师在旁边坐着;他们是从加利利各乡村和犹太并耶路撒冷来的。主的能力与耶稣同在,使他能医治病人。
5:18 有人用褥子抬着一个瘫子,要抬进去放在耶稣面前,
5:19 却因人多,寻不出法子抬进去,就上了房顶,从瓦间把他连褥子缒到当中,正在耶稣面前。
5:20 耶稣见他们的信心,就对瘫子说:「你的罪赦了。」
5:21 文士和法利赛人就议论说:「这说僭妄话的是谁?除了 神以外,谁能赦罪呢?」
5:22 耶稣知道他们所议论的,就说:「你们心里议论的是甚么呢?
5:23 或说『你的罪赦了』,或说『你起来行走』,哪一样容易呢?
5:24 但要叫你们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就对瘫子说:「我吩咐你,起来,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
5:25 那人当众人面前立刻起来,拿着他所躺卧的褥子回家去,归荣耀与 神。
5:26 众人都惊奇,也归荣耀与 神,并且满心惧怕,说:「我们今日看见非常的事了。」

思考问题:

通过今天的信息,请分享:

1.从神、人、我三方面分享心得。(神的属性/作为/旨意/应许/警告;人的属性/作为/榜样/教训;自己的内省/见证/成长目标等)
2.具体信息的思考:

A. 当耶稣的名声传扬出去,更多人来找他的时候,祂却退到旷野去。耶稣为什么选择去到旷野祷告?对我们寻求人生方向有怎样的启示?

B. 耶稣医治瘫子的时候说「你的罪赦了。」这句话具有怎样重要的意义?透过这句话怎样让我们认识到主耶稣真正的身份?

注:

灵修内容:

在耶稣呼召西门的事件之后,路加记载了两个医治神迹,这两个神迹虽然不是同一天发生,也不一定发生在同一个城里,但是路加将其摆在一起,为要让我们思想—主的慈爱、怜悯与权柄能力。耶稣先医治大痲疯,接着医治瘫子;这两个神迹都显出耶稣具有医治和释放人的权柄与能力,正如路加福音第四章18到19节所宣告的。同时,它也让我们看到耶稣怜悯人的心肠,痲疯病人在当时是一个被社会遗弃的族群,而瘫子也同样代表着弱势无助的群体,但是耶稣却愿意伸出祂的手触摸(参13节),使有需要的人得着医治与释放。
这两个得医治的人,有一个相同的特征,就是对主充满信心。当时的痲疯病人在外行走时必须高喊:「不洁净、不洁净!」好警示人不要碰着他;但是这位痲疯病患却愿意抛头露面,不畏惧周围人厌恶的眼光,来到大街上寻找耶稣,只因他深信主「必」能洁净他的身体。而瘫子的朋友们则是不怕麻烦,辛辛苦苦地将瘫子抬上屋顶,冒着被人斥责,甚至赔偿房屋损坏的代价,也要将瘫子送到主的面前,这样的举动更显出他们对主的信心。而主对这两个神迹所代表的群体,是照着他们的信心而回应:「我愿意」。
主肯!这提醒我们身为耶稣的跟随者,也需要向这世代表达我们的「肯」。我们是否愿意去服事那些身心灵软弱痛苦的人,他们或许没有光鲜亮丽的外表,没有好的学位,没有丰富的收入;服事他们时,教会的奉献不会增加,人力资源也可能不会成长,但是耶稣的「肯」提醒我们,应当将眼光从投资报酬率,转移到怜悯的法则上。
另外,耶稣不只是医治,祂也对付「罪」的问题。我们不应认为痲疯、瘫痪看起来丑陋卑贱,却无视自己也同样丑陋卑贱的罪。我们应当常常在主面前默想,在圣灵光照底下省察自己,主既愿意赦免瘫子的罪,洁净痲疯,祂也在等我们到祂面前承认我们的罪,请求祂的赦免与洁净。

回应
主,我们并不比这世上的人好,我们都是需要祢怜悯的罪人,求祢洁净我们,也开我们的眼,看见何处有需要,我们就去服事那处的人。

祷读
路加福音五章12节
有一回,耶稣在一个城里,有人满身长了大痲疯,看见他,就俯伏在地,求他说:「主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

QT经文
路加福音五章12~26节

·END·

意见反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