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经文:

路22:63-23:25

22:63 看守耶稣的人戏弄他,打他,
22:64 又蒙着他的眼,问他说:「你是先知,告诉我们打你的是谁?」
22:65 他们还用许多别的话辱骂他。
22:66 天一亮,民间的众长老连祭司长带文士都聚会,把耶稣带到他们的公会里,
22:67 说:「你若是基督,就告诉我们。」耶稣说:「我若告诉你们,你们也不信;
22:68 我若问你们,你们也不回答。
22:69 从今以后,人子要坐在 神权能的右边。」
22:70 他们都说:「这样,你是 神的儿子吗?」耶稣说:「你们所说的是。」
22:71 他们说:「何必再用见证呢?他亲口所说的,我们都亲自听见了。」
23:1 众人都起来,把耶稣解到彼拉多面前,
23:2 就告他说:「我们见这人诱惑国民,禁止纳税给凯撒,并说自己是基督,是王。」
23:3 彼拉多问耶稣说:「你是犹太人的王吗?」耶稣回答说:「你说的是。」
23:4 彼拉多对祭司长和众人说:「我查不出这人有甚么罪来。」
23:5 但他们越发极力地说:「他煽惑百姓,在犹太遍地传道,从加利利起,直到这里了。」
23:6 彼拉多一听见,就问:「这人是加利利人吗?」
23:7 既晓得耶稣属希律所管,就把他送到希律那里去。那时希律正在耶路撒冷。
23:8 希律看见耶稣,就很欢喜;因为听见过他的事,久已想要见他,并且指望看他行一件神迹,
23:9 于是问他许多的话,耶稣却一言不答。
23:10 祭司长和文士都站着,极力地告他。
23:11 希律和他的兵丁就藐视耶稣,戏弄他,给他穿上华丽衣服,把他送回彼拉多那里去。
23:12 从前希律和彼拉多彼此有仇,在那一天就成了朋友。
23:13 彼拉多传齐了祭司长和官府并百姓,
23:14 就对他们说:「你们解这人到我这里,说他是诱惑百姓的。看哪,我也曾将你们告他的事,在你们面前审问他,并没有查出他甚么罪来;
23:15 就是希律也是如此,所以把他送回来。可见他没有做甚么该死的事。
23:16 故此,我要责打他,把他释放了。」(有古卷加:
23:17 每逢这节期,巡抚必须释放一个囚犯给他们。)
23:18 众人却一齐喊着说:「除掉这个人!释放巴拉巴给我们!」
23:19 这巴拉巴是因在城里作乱杀人,下在监里的。
23:20 彼拉多愿意释放耶稣,就又劝解他们。
23:21 无奈他们喊着说:「钉他十字架!钉他十字架!」
23:22 彼拉多第三次对他们说:「为甚么呢?这人做了甚么恶事呢?我并没有查出他甚么该死的罪来。所以,我要责打他,把他释放了。」
23:23 他们大声催逼彼拉多,求他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他们的声音就得了胜。
23:24 彼拉多这才照他们所求的定案,
23:25 把他们所求的那作乱杀人、下在监里的释放了,把耶稣交给他们,任凭他们的意思行。

思考问题:

通过今天的信息,请分享:

1.从神、人、我三方面分享心得。(神的属性/作为/旨意/应许/警告;人的属性/作为/榜样/教训;自己的内省/见证/成长目标等)
2.具体信息的思考:

A. 主耶稣作为神的儿子,即使在面对戏弄、辱骂、鞭打,甚至最后被杀害的时候,祂是怎样回应的?祂的回应方式与祂从天父上帝那里所领受的使命有怎样的关系?这对我们践行自己的使命有怎样的指引和帮助?

B. 比拉多三次说到「我并没有查出他什么该死的罪来」,主耶稣却仍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为此祂成为逾越节献祭的羔羊。请分享「献祭羔羊」的意义是什么?请从上述角度来分享,我们该如何「跟随主」;

注:

灵修内容:

今天的经文让我们看见一桩有史以来最大的冤案,人类历史上唯一无辜无罪的人,因着人心的嫉妒败坏及恶者撒但的邪恶工作而被定了死罪。当然我们知道在这些丑陋的罪恶背后其实是神的爱与义在引导一切,因为神极爱世人,为了救赎世人的罪,神赐下耶稣为世人而死,使神救赎世人的心意得着满足,神无比超越的爱也因此彰显无遗。相信死在十字架的耶稣就可以得救恩,也可以显出人信心的可贵。

首先登场的是公会宗教领袖的审讯,虽然罗马政府赋予宗教领袖可以按着旧约律例审理犹太人的案件,然而整个审讯的过程完全违反犹太宗教法庭的规矩,这显露出宗教领袖们迫不及待地想置耶稣于死地的决心。不仅如此,当彼拉多私下审讯耶稣查问不出耶稣有罪时,这些宗教领袖仍不放过任何入耶稣于罪的机会,他们依然试图让彼拉多相信耶稣是罗马帝国的动乱份子,对社会的安宁和谐是一大威胁。彼拉多为了自保,于是将耶稣送往希律处接受审问,希望可以规避自己错审耶稣的责任。对希律而言,他只是好奇于一个新闻人物,且想要看看所谓的神迹,然而耶稣一言不答显然让希律失望,自然也不认为耶稣有什么翻天覆地威胁帝国安全的能力。虽然彼拉多和希律在定罪耶稣的事上都很被动,但是他们既查不出罪状却又碍于犹太领袖的压力,而不敢释放耶稣,因此他们杀害耶稣的罪仍旧无可推诿。

最后的公开审讯让我们看见众人的声音压制了真理与公义,彼拉多无法凭着政府与法律的正义来判断,屈就于群众的压力而将耶稣交付死刑,反而释放真正该死的巴拉巴。这当中所代表的含意正是义的代替不义的死,好叫神的爱显明出来(参罗五8)。巴拉巴就如同每一个因罪需要死的人,但是耶稣的代赎使得不义的人,透过信靠祂可以得到生命。神的救赎工作居然透过全人类最大的冤案而完成了。

回应
天父,祢的工作是奇妙的,连撒但都不能完全理解。我们赞美祢在十字架的黑暗中,显出最奇妙的光明;在十字架最可怕的死亡里,让我们得着最宝贵的生命。

祷读
罗马书五章8节
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

QT经文
路加福音二十二章63节~二十三章25节

·END·

意见反馈表: